和美羲园,石榴花开。5月26日下午,甘肃农业大学第十四届民族文化节民族风情展和文艺晚会成功举办。整场活动以“花开羲园同绘民族团结情,福籽同心共筑中华复兴梦”为主题,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中华优秀文化,体悟民族多彩风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始终,打造了纵延古今、横联函夏的文化盛宴。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国军、丁晓阳,学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中层党组织书记及全校各族师生千余人参加活动。
马国军致辞时表示,学校坚持届次化举办民族文化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他强调,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厚植民族自信之根,传承中华文明之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努力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下午4点,民族风情展在农青广场展出,现场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看、体验。民族文化驿站不仅展示民族服饰、书画、海报、剪纸、乐器、美食、艺术品等,还设置了投壶、竹竿舞、对山歌、知识竞猜、闯关集赞等民族趣味互动项目体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各民族师生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以及形式多样的民族特色活动中尽情领略民族风情与文化的无限魅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民族学生代表精彩的“爱我中华——最炫民族风”民族服饰与才艺红毯秀表演,将民族风情展推向高潮。
晚上8点,民族文化节文艺晚会在老年艺术团民乐合奏《洗衣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优美旋律中拉开帷幕。歌舞《相亲相爱》激情豪迈,用优美而欢快的舞姿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炽热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彝族舞蹈《阿杰鲁》质朴感人,动人心弦,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朴实与智慧;国风舞蹈《冯虚御风》唯美的音乐、曼妙的身姿,古朴宏放,飘逸脱俗;新疆舞蹈《疆舞飞扬》强烈的节奏感和多变的融合感,展示了新疆的特有民族风情;蒙古族舞蹈《特斯河之赞》将蒙古族的硬肩、柔臂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展示草原儿女的豪情与奔放;敦煌舞蹈《大梦敦煌》妙手展神韵,飞天舞轻盈,美轮美奂的舞姿,将在场的师生引入敦煌文化的历史长河,身临其境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与自信;现代舞蹈《你要跳舞吗》活泼明快,乐律跳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民族大交融》尽情展现五十六个民族如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动人场景,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
据悉,甘肃农业大学民族文化节迄今已举办十四届,通过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融合的和谐之美,增强了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激励广大师生争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先行者、传播者、实践者,争做堪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民族文化节民族风情展和文艺晚会由校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校团委主办,理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