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学新闻 > 正文

【三抓三促】以劳育德,理学院积极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2023年03月24日  点击:[]

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是高校把握育人方向,遵循教育规律的有效措施。理学院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学校安排部署,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通过完善培养体系、深化思想认识、促进躬身实践、提升劳动技能、完善评价督导等措施,着力培育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不断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的劳动意识,努力提升学生“日常劳动得心应手、专业劳动精益求精”的劳动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完善培养体系。学院秉承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宗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的体验锻炼与专业教育、操作技能培训相融合,专业教育、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相融通,建立“日常体验+志愿服务+课程融入+专业训练”劳动教育体系。日常体验和志愿服务劳动教育面向低年级学生,通过参与生活性、服务性劳动实践,明确劳动动机、端正劳动态度,培养良好劳动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以劳健体;课程融入劳动教育面向大二以上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将劳动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创新性、探索性劳动,锻炼专业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专业训练劳动教育面向高年级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就业见习,将劳动教育延伸至校外,拓展至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中锤炼专业劳动技能,培养“工匠”精神,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一线真切体验创造美好、收获成果的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劳增智育美。

二是涵养劳动情怀。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大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未来的就业规划,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学院坚持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以学生党团活动和班级管理为抓手,用党团日活动、班会为载体,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培育正确的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涵养劳动情怀。

三是促进躬身实践。重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学活动、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劳动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实际应用。学院积极倡导养成劳动习惯,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为同学做件事,劳动教育我先行”的理念,组织开展体验式、开放性、情境化、公益性劳动实践,打造积极的团学、班级、社团、宿舍劳动文化。2022年暑假,学院组建2个“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定西市岷县包家族村、曹家村,开展社会实践。同学们深入乡村,走入农户,深入田间,开展中药材田间养护、打药除草、浇水施肥,学习基本的田间劳动技能。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捡拾废弃的地膜、塑料瓶、塑料袋,帮助留守老人打扫房间,为留守儿童整理衣物书籍。同学们顶着炎炎烈日,不怕蚊虫叮咬,不嫌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当地村民的频频点赞。本学期开学以来,学院全体学生开展了“宿舍-我们的家”“文明宿舍”评比等劳动实践活动,打扫整理生活区,挽起袖子、拿起工具,或刷卫生间、或整理床架书柜、或打扫宿舍走廊,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宿舍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而且每周坚持。2021级应用化学、材料化学2个班的学生,深入致知楼实验中心,结合专业教学,集中整理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样品试剂,打扫实验室卫生,所有实验室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干净整洁。2021级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应用统计学3个班的全体同学,负责诚朴楼3楼、4楼的教室环境卫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同学们每天安排专人值日,教室窗明几净,地面干净,给全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依托学院学生会,精心设计了“理你近一点”周末系列活动,每周推出造纸体验、叶脉书签制作、手工皂DIY、折扇绘制等形式新颖的创意劳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趣味劳动中逐步提升动手能力,深化劳动育人成效。




四是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感悟劳动提高生产力的独特作用。学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开展“专业+”劳动教育。学院在金昌化工集团建立实习基地,2022年6月,2019级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的108名学生,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学生分为五个小组,企业的老师像带学徒一样,带领学生进入生产一线,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脱碳、造气脱硫、精炼、冰机、化机、变换、压缩及合成等流程的实践锻炼,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吃苦、严格规范、精益求精,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转变。2022年6月,学院2019级应用统计学专业46名同学,前往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同学们通过项目实战、小组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体验企业团队开发模式,培养团队协作开发能力和从事数据统计分析的吃苦耐劳品质和科研素养。本学期开学前夕,学院总结前期实践实习经验,带队赴金昌金化集团“访企拓岗”,就毕业生实习、就业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开学初,金昌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张新和一行再次莅临学院,对接实习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


五是完善评价督导。开展劳动教育,必须完善劳动教育过程检查和成绩评定制度,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自主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评价,内容涉及劳动观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专业实践劳动四大部分,根据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完成劳动作业、宿舍卫生状况、劳动竞赛获奖、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实践实习等方面情况,对每部分合理赋权,全过程评价学生劳动表现与劳动技能。学院制定劳动教育记录手册(登记表),每学期劳动委员负责统计本班同学参与情况,做好记录,给予学时认定。班主任、辅导员对本班同学每学期参与的劳动教育实践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经学院劳动教育工作小组综合审定后给予劳动教育教育总评成绩。同时,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各类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评选优秀劳动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劳动学生典范引领示范作用。

劳以育美,动以健身。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艺术,劳动创造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劳动教育的价值不会改变。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才能不断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条:学院研究生摘获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下一条:学院教师参加“新时期高等农林教育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