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20—24日,理学院“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队赴定西市岷县十里镇曹家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由魏红梅、刘雅楠老师带队,8名20级学生组成。

团队成员践行吃苦耐劳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通过深入农户,开展调研、寻访、宣讲、服务活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亲身经历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助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走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话家常、做服务等方式,对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一草一木、一家一户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为当地老人提供了搞卫生、打水等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通过交流和服务活动,同学们掌握到了乡村振兴第一手资料,接受了劳动教育,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近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成长在新时代的幸福,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千年药乡”岷县,不仅风景秀丽宜人,而且红色历史悠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前夕,实践团队重温先辈光辉岁月,弘扬革命奋斗精神。6月20日,实践队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三十里铺纪念馆,追寻红色革命足迹,追忆革命烈士的峥嵘岁月,寻找革命先辈的红色记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感人的革命图片,辅以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烽火岁月。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向革命先辈学习,传承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踏实的学风投入到学习中去,用实际行动让胸前的党徽焕发新的光彩。

6月21日,为促进乡村学子全面发展,实践队来到曹家庄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实践队员向小学生代表讲述了生态保护相关知识,与他们共同开展了书法、折纸、五子棋等文体活动,并为他们发放了爱心文体用品。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接触,队员们与小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被他们的纯真、友善和可爱所打动。本次活动,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当有所为”,让爱国情怀通过红领巾和国旗牢牢印在孩子们的心中,给同学们留下了一道温暖的回忆,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种子。

6月22日,志愿者团队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喜迎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活动,前往老党员家中走访慰问,去聆听他的故事,倾听他的心声。老党员们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志愿者们讲述了自己的入党经历,革命斗争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经历。他们嘱咐同学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新老党员的交流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老党员们对党、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6月23日,实践队以“青春行动,生态环保”为主题开展公益活动。团队前往曹家村附近山丘捡拾废弃的地膜、塑料瓶、塑料袋,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到垃圾站点,以实际行动传达了环境保护的正能量,让广大群众意识到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队员们通过曹家村之行让绿色和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坚守共创文明新风。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袤的乡村一直是青年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同学们纷纷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们应该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才能习有所悟、学有所得。
岷州大地,天朗气清。曹家村一行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仅仅是这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土地,更是当地人的勤劳、豪爽、热情的生活作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境遇。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积极主动融入社会,走进基层,锻炼了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致力于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