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步骤。高校民族民族预科的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在高等学校本科阶段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 培养目标
高校民族预科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入大学本科学习专业所要求的汉语文、英语和文化基础知识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要求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遵守纪律,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掌握大学新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能力,具有熟练的使用汉语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熟悉英语基本语法,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听、写和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文化基础知识应有所拓宽和提高,基本能力有所加强。同时应逐步适应大学本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具有健全的体魄。 二、学习时间
民族预科班,学习时间为一年。 三、 教学原则与教学要求
高校民族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的教学层次。民族预科教学不但要遵循高校的教学原则,还应体现具有其特点的具体的教学要求。民族预科教学必须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它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应适当拓宽和加深,基本技能因反复训练和强化,以求达到巩固与提高之目的。民族预科应坚持进行教学改革,贯彻启发式,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和教书育人的原则,注意处理好巩固与提高、教学与训练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 课程设置、内容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学习要求的原则,文科主要设置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等课程。理科主要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 |